12月9日-11日,2022年国际视觉与眼运动(眼球震颤)高峰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For Vision and Ocular Motility,IFVOM)在济南举办。本次论坛由普瑞眼科联合斜视与学术期刊《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学术杂志《Strabismus》共同举办。本次论坛采用全程线上直播方式举行,并在济南设主会场,在上海设分会场。
杨雄里院士致辞
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杨雄里院士致辞。他表示:“在本次论坛上遇到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伙伴,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对视觉研究领域做出努力,我相信这些优秀的科学家会继续努力,期待他们在此次论坛上展现学术上的新研究、新发现。”
据了解,这已是普瑞眼科第三次携手上述两家期刊基于IFVOM平台举办该类型活动。“在疑难眼病眼球震颤斜弱视低视力和视觉康复领域,目前IFVOM论坛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纽带。受邀嘉宾中,有14位国外专家学者,占全部嘉宾的近1/3,在提升自身学术会议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中国学术成果‘走出去’、‘走得远’、‘看得见’。”普瑞眼科总经理孙强表示。
普瑞眼科疑难眼病视觉康复总监、论坛主席杨东生在开幕式上介绍道:“举办国际论坛会议其实就是搭建国际交流(communication)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学习国际新技术新知识,同时,也促使我们创新发展 (innovation),进而展现我们的亮点,赢得话语权,为视觉科学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外广大患者带来光明。”
和往届相比,本次论坛涵盖领域广泛,从理论到临床眼科技术到AI大数据技术,从眼球震颤视觉康复到屈光不正、弱视、近视防控等,从临床眼科到视光学、视觉科学等形式多样,包括国际顶尖报告、专家讲座、专题讲座、研究讨论以及专家点评等。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北京同仁医院、温州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50多位视觉与眼运动领域的专家学者医师做主旨报告,分享前沿进展、诊疗新方法、双眼视觉损害与重建、斜视弱视诊疗新理念等一系列热点问题。
全国知名的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巧娴教授表示,眼球震颤和斜视中头位常见,也是患者和患儿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她在题为《Surgical Treatment for congenital idiopathic nystagmus with head tilt》(《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倾斜头位治疗》)的报告分享中,介绍了先天性眼球震颤倾斜头位的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改善情况,对目前的头位手术包括斜肌、直肌手术设计进行了总结。
杨东生带来了《Recessing resected recti in nystagmus surgery: learned from re-operated cases》(《受再手术病例启发,开展眼外肌先缩后退的眼震新手术》)的报告,讲述了接受这种新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眼球震颤幅度和动态视力显著改善。该手术将成为眼球震颤治疗的一个新选择。其领衔的低视力视觉康复团队提出的减震联合手术理念,黑暗暴露在低视力中的应用研究,成为本次大会的新亮点。
眼球震颤中中心凹发育不良与视力密切相关,普瑞眼科疑难眼病视觉康复部副总监王平教授分享了《Genotype and phenotype analysisin INS patients with foveal hypoplasia》(《伴有中心凹发育不良的婴幼儿型眼球震颤患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分析》),王平分析了眼球震颤中各类中心凹发育不良的临床表型和基因表型,详细分析了白化病相关的、特发性眼球震颤相关的和眼病相关的三大类中心凹发育不良感觉,运动和视觉损伤,为探讨眼球震颤中中心凹发育不良的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眼球震颤不能治疗”、“低视力就等同于盲人”,有关低视力眼病的误区还有很多。普瑞眼科医务部负责人岳以英教授表示,低视力患者的现状应该值得社会广泛关注,很多低视力眼病可以治疗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绝大多数患者最后都拥有了更好的视力。
普瑞眼科低视力和视觉康复团队引入美国模式,经过不懈的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其独创的眼震斜视头位联合手术方案,适合复杂的眼球震颤患者。目前,慕名而来的就诊患者遍及多个省市。
本次论坛还安排了直播互动版块,让更多人了解眼震患者抗击眼震的故事,并邀请专家解答患者提问,为他们就医、生活学习从业和心理疏导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目前,普瑞眼科通过成立眼病研究所和疑难眼病视觉康复教学培训基地、挂牌低视力康复定点及机构、成立名医工作室、专家团巡诊联合问诊等形式,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为眼球震颤等低视力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